当前位置:
心脏电交替现象
心脏电交替现象
作者: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           日期:2023-11-23           来源: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

概念

640 (5).jpg


心脏电交替现象指来自同一起搏点的心搏,其心电图波形、振幅、极性呈交替性变化,任何导联波幅相差≥0.1mV即可诊断电交替,常见2:1交替。

心脏电交替现象可单独出现,也可同时伴有机械交替。

电交替类型

根据累及的波、段范围,心脏电交替可分为单纯性电交替(P波、QRS波群、ST段、T波、U波中单个波形交替)和完全性电交替(2个或2个以上波形同时出现交替)。根据发生时间分为除极交替(QRS波群交替)和复极交替(ST段、T-U波交替)。根据出现电交替的频率来分类,常见的是2:1电交替,当然也可以出现任何频率(3:1-4:1交替)的情况。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传导电交替,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房室间期交替,心房、心室内传导异常也可引起P波、QRS波群交替。

临床意义

P波电交替:十分少见,常为窦P电交替,也可有异位心房波电交替如房扑波电交替,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;

QRS波电交替:可表现为振幅、局部形态等交替。见于器质性疾病:心包炎、心包填塞、心肌病变、心肌梗死等;也要见于非器质性疾病:室上性心动过速性电交替,心动过速发作终止后消失。

ST段电交替:可表现为ST段抬高和压低交替,长度交替。常提示冠脉痉挛改变。

T波电交替:可表现为振幅交替,直立和倒置交替。显著T波电交替多提示心电活动不稳定,是心室复极不一致的表现,往往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,甚至猝死。目前认为,T波电交替是预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独立指标。

U波电交替:见于电解质紊乱。

完全性电交替:见于心包积液、心肌梗死等。